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

第九章

45小说网【45xsxs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剧透历史从八件有趣文物开始》最新章节。

“闭嘴!”

朱元璋瞪了一眼提出暗杀论的朱樉,这人怎么学不会识时务。“等水镜的内容放完,朕让你讲个够!”

朱樉不情不愿地住口,但对水镜接下去的内容没多少兴趣了。那会他已经死了,还能有他什么事。

【之前说了,建文帝在削藩一事上,把鱼与熊掌都扔掉了。先是该蛰伏时,他选择接连削了五位藩王。

建文元年,燕王打出清君侧的旗号反了。这时,建文帝派兵围剿,又定了一个古怪的调子。

他说:“昔萧绎举兵入京,而令其下曰:‘一门之内,自极兵威,不祥之极。’今尔将士与燕王对垒,务体此意,毋使朕有杀叔父名。”

建文帝究竟想不想杀朱棣?是仁慈心作祟,还是不想承担弑杀叔父的名声?更关键的是,出征队伍会怎么理解这话?

往光明了想,皇上顾忌亲情,最好是活捉或让燕王自己投降;

往阴暗了想,战场上刀剑无眼,万一谁能杀了燕王就是斩草除根,但皇上绝不会承认这是他的本意。

不论哪一种理解,这种命令一出,好处都是建文帝的,黑锅由手下背着了。

建文帝的这番话,淋漓尽致地表现了“既要、又要、还要”。

但我们都知道没有绝对实力碾压,想要的太多,反而会什么都得不到。

当时两军对垒,建文帝下达了耐人寻味或者说模棱两可的旨意。

是贪心太过,还是刚愎自负地认为一定能顺利拿下燕王,所以做一做面子工程也无妨?】

此时,宁王朱权忽而出声。他今年十五岁,只比朱允炆小几个月。

话不多,就讲了一句。“黄子澄,我记得他是探花出身,这经史子集学得想必不错。”

既然学得不错,岂会不知汉景帝下旨削藩后,七国乱起。

朱允炆的准备时间远远不比刘启。刘启在七国乱起时,手下有周亚夫。朱允炆用的又是谁?他凭什么硬抗藩王们?

有的话不能说得太直白。

旁观这些年朱元璋的执政手段,如果他决定上朱允炆继位,只怕会提前清扫了开国时的那一批武将勋贵。

建文帝最开始用李景隆活捉了朱橚,是打了对方措手不及。

接下来连削五位藩王,已经表明新帝态度,藩王们已然戒备重重。

那时,谁领兵去征战燕王都要凭实力对抗,谁能胜任?

李景隆吗?

其父李文忠是个人物,年少从戎,骁勇善战。平定江南,又北伐漠北。

李景隆子承父业,年少就熟读兵书。其父死后袭爵曹国公,被派往多地练兵。可父亲再厉害,不代表儿子就能青出于蓝胜于蓝。

朱权不看好李景隆,此人目前并无出挑战绩,不指望他横扫千军,那么还能用谁?

宁王只说了一句,但像是晋王、湘王等藩王都听懂了言下之意。

有的话,做儿子的不能讲得直白。

朱元璋很可能尽力为建文帝铺平道路,但从另一个方向何尝不是把新君送上无人可用的绝路。

【建文帝凭什么拿下燕王?对比兵士数量,燕王肯定比不过朝廷军队,但建文元年的朱允炆没有意识到他手下几乎没有良将可用。

尚在人世的开国大将,一个是疾病缠身的郭英,另一个善守不擅攻的耿炳文。

最初,耿炳文为帅北伐,但在几经失利后被召回,换上了李景隆。

熟知军事的观众肯定比我懂,李景隆的领兵能力有多烂,是屡战屡败,最后给燕王开城门投降。

靖难之役打了三四年,燕王大军挥师入京。混战时,宫中发生了一场火灾,三具尸体被烧到面目全非,据说是建文帝、皇后与其长子。

史上的建文之迷由此而生,朱允炆真的死了吗?还是遁逃出宫?这就回到了《十二块木板》的故事之初,郑和七下西洋的传闻出现了。

燕王朱棣成功夺位,年号永乐。

永乐三年,朱棣第一次派郑和下西洋,其中目的之一是找失踪的建文帝。

它不是网络段子,由《明史·郑和传》记载:“成祖疑惠帝亡海外,欲踪迹之。且欲耀兵异域,示中国富强。”

不过,我个人觉得寻找建文帝行踪是顺带的。主要理由与目的,那些留到下一集再说。

结尾处,不如做些无谓的猜测。

假如建文帝在削藩之初,第一个就对燕王下手。趁其不备,是坑蒙拐骗也好,毒杀暗害也好,无所不用其极,是不是就能成功去除心腹大患?

或者,建文帝在登基之后以怀柔手段对待诸位藩王,采取合纵连横与制衡之术,是否能让他们相互削弱实力,作为皇帝等到实力碾压时再动手削藩呢?

然而,这样做很可能就不是朱允炆的性格。

性格使然,他一次次做出对自己最不利的选择,最后走向了失败。

此处讲一句老掉牙但很应景的话。

黑格尔说过,“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,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。”

下期见。】

朱允炆愣愣地瞧着水镜,五味杂陈涌上心头。

没有漫天神佛帮他澄清他不是一个残忍的人,水镜里的内容却是透露出了这一点。他在有时有些不知所谓的仁慈。

是虚伪的仁慈吗?

至少,现在不是。

扪心自问,假设他独自一人获知历史发展轨迹,又能做到登基后立刻暗杀朱棣吗?也许,答案仍是不能。

他能下决心做的是把人圈禁起来,但谁能保证历史不会诡异地绕向另一个方向。朱棣只要没死,会不会逃走,然后打着各种旗号造反呢?

殿内气氛从凝固变为了沉默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天才一秒记住【45小说网】地址:45xsxs.com,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相关小说

豪门未婚夫有了读心术 都市 / 连载
豪门未婚夫有了读心术
秦皇
唐暖是一本甜宠小说里炮灰女配,作为圈子里出了名的草包花瓶,却有一个顶流豪门的未婚夫。结果未婚夫的初恋女神归来,直接揭穿了她假千金的身份。她不仅被唐家扫地出门,还会被叶家退婚。众人都等着看她纠缠叶殊宴的笑话。叶殊宴也这么觉得,因此准备了足够的赔偿,结果一场意外醒来,他忽然就有了读心术。还没搞清楚情况,一个清晰的女声传来:【他的读心术有效范围是三米吧?】【还好还好没那么逆天,不然岂不是要憋死我?】叶殊
66万字一年以前
那就离婚吧 都市 / 全本
那就离婚吧
隋喻
#你是一束光,我追着你跑了十年。可就算能追上,人也是握不住光的啊。#大学毕业那天,余殊如愿以偿嫁给了暗恋已久的师兄乔晋渊。彼时乔晋渊刚过而立之年,年轻有为、英俊高冷,简直就是照着玛丽苏小说中男主角的模子长成的。余殊和所有人一样,以为自己掉进了童话世界。而事实上,婚后的生活是这样的。隔壁半夜发生情杀案,余殊战战兢兢给他打电话:“可不可以马上回来?我一个人在家有点怕。”乔晋渊:“锁好门,关好窗,我还在
45万字一年以前
苏晴杨彬杨大明 都市 / 连载
苏晴杨彬杨大明
夫子
丈夫因公出国,儿媳妇在家演绎一段伦理大戏,问世间情为何物,直教人生死相许………
16万字一年以前
满城衣冠 都市 / 连载
满城衣冠
金十四钗
衣冠这两个字很有意思,既指缙绅世族,也是斯文败类。许苏对傅云宪的记忆得追溯到十来年前。或许是时间久远,记忆发生了偏差,当时的傅云宪与这两个字全无干系,既不搭着前一层,也不挨着后一层。
52万字一年以前
乡野风月 都市 / 连载
乡野风月
鸿运当头
杨羽去深山乡村里支教,这里几乎没有男人,只留下一群娇俏风骚的大媳妇小姑娘,还有水灵灵的支教女老师,于是他夜夜偷香!…
269万字一年以前
重回1982小渔村 都市 / 连载
重回1982小渔村
米饭的米
【这是一个海边人上山下海的日常小说!没有装逼打脸,只有上山下海的悠闲!年代文,日常,赶海,种田,养娃,家长里短,不喜勿入,勿喷!】叶耀东只是睡不着觉,想着去甲板上吹吹风,尿个尿,没想到掉海里回到了1982年。还是那个熟悉的小渔村,只是他已经不是年轻时候的他了。混账了半辈子,这回他想好好来过的,只是怎么一个个都不相信呢……上辈子没出息,这辈子他也没什么大理想大志向,只想挽回遗憾,跟老婆好好过日子,一
728万字1个月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