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:太阳病,桂枝证,医反下之,利遂不止,脉促者,表未解也;喘而汗出者,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。
“太阳病,桂枝证”,指的是太阳经感受外邪,出现桂枝汤证的表现,通常表现为恶寒发热、头痛身疼、鼻鸣干呕等症状,治疗原则当以解肌发表、调和营卫为主,方用桂枝汤。
“医反下之”,意味着医生错误地使用了攻下的方法治疗,这违背了中医“有表证者,先解表而后攻里”的治疗原则。攻下后,邪气内陷,脾胃受损,导致“利遂不止”,即腹泻不止。
“脉促者,表未解也”,脉促指的是脉搏跳动较快且有间歇,这里可以理解为邪气虽因误下而内陷,但表邪仍未完全解除。
“喘而汗出者,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”,若患者同时出现喘息和汗出的症状,这提示邪气已入里化热,热邪壅肺,肺失宣降则喘,热迫津液外泄则汗出。此时,治疗应以清热解表、止利平喘为主,方用葛根黄芩黄连汤。
综上所述,这段条文描述的是太阳病桂枝证误下后,表邪未解,邪气内陷化热,出现腹泻、喘息、汗出等症状的治法。葛根黄芩黄连汤能够清热解表、止利平喘,适用于此证。
葛根黄芩黄连汤方
原文:葛根半斤
甘草二两(炙)
黄芩三两
黄连三两
葛根芩连汤的部分药材及其用量。葛根芩连汤,源于《伤寒论》,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中药方剂,主要用于治疗表证未解,邪热入里所致的泻下症状,如身热下利、胸脘烦热、口干作渴、喘而汗出等。
具体来看药材及其用量:
葛根半斤:葛根是此方的主药,具有解肌退热、生津止渴、透疹、升阳止泻等功效。半斤的用量,在古代中药计量中属于较大剂量,意在强调其解肌退热、生津止渴的作用,同时也利用其升阳止泻的功效,以升提下陷之阳气,达到止泻的目的。
甘草二两(炙):炙甘草在此方中主要起到调和诸药、缓急止痛的作用。炙甘草经过炮制后,药性更为温和,能够增强方剂的整体疗效,同时减少某些药材可能带来的刺激性。二两的用量,适中而不过,体现了中医方剂配伍的精巧。
黄芩三两、黄连三两:黄芩和黄连都是清热燥湿、泻火解毒的要药。在此方中,它们共同起到清泄里热、燥湿止泻的作用。三两的用量,足以彰显其清热燥湿之力,与葛根相伍,一升一降,共奏止泻之功。
黄芩,作为一味在中医临床中广泛应用的中药材,其药性特点鲜明,功效多样。下面,我将从黄芩的性味归经、主要功效、适用病症以及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,对其进行详细的科普介绍。
一、性味归经
黄芩,味苦,性寒。归肺、胆、脾、胃、大肠、小肠经。这一性味归经的特点,决定了黄芩在中医理论中具有清热解毒、燥湿止泻、凉血止血等功效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《不可以离婚》《金手指是深宫老嬷[红楼]》《精灵世界的心灵大师》《病案本》《人渣反派自救系统》《我逃了龙傲天他妈妈的婚》《松田的酒厂二周目》《养生篮球,从啃老湖人F4开始》《好男人系统[快穿]》《游戏搞到一个亿》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