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玉山书玺缘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45小说网45xsxs.com
韩风李欣倩刚到太原就遇到了李自成,感觉上这个春夏中华大地会有大的动荡。李欣倩睹物思人,心情沉重,异常思念自己的父亲。韩风忽然想到李信转自高迎祥的话,李欣倩母亲和哥哥葬身孤狼山野猪窝,何不趁此时机将她母亲尸骨找回和李朝刚合葬?韩风和李欣倩心灵相通,这也是她的想法。拜见陈泽明也不急于这一天两天。太原离孤狼山并不远,按照李信的说法,孤狼山很快找到,可野猪窝却不好寻。问了好几个当地老乡,才找到地方,却也是一片山野丛林。二人沿着山路慢慢搜寻,十五年过去了,别说坟茔,就是当初的山寨也已难寻。
李欣倩一路哭泣,韩风一路安慰。却没在李信说的方位找到任何坟茔或者坟包。或许高迎祥说的有误,或许李信传言有误。无奈二人只能在此处抓几把黄土回去和李朝刚合葬。办完这一切天色已晚,早已破败的村庄已无法住人,二人便急匆匆往太原方向赶去。一路上也没见有可投宿的客栈,甚至村庄都荒芜破败。韩风心道,山西还不算是义军闹事的核心区域,尚且如此,只怕豫陕两地早已荒凉遍野十室九空。此时已近傍晚,此去太原尚有一百多里,夜路难行,今天无论如何是赶不到太原了。韩风发现一处颇大的村庄,虽已破败无人居住,但心疼李欣倩脚力,便打算在此歇息一晚。二人找了一处尚完好的窑洞,生着火吃着东西,却听到有马蹄声驶近。经验告诉韩风这不是寻常过路人,便连忙熄灭火。马蹄声却越来越慢,似乎朝他们方向走来。韩风能听出是四匹马,且骑马之人武功不弱。韩风示意李欣倩悄悄爬到窑洞顶上,看到四骑人马停了下来,听到一个浑厚的声音道:
“我们就在此处等着!”
四人尚未下马,听到远处又几匹马疾驰而来。先来的四人回头张望。随着马蹄声临近,又听到一个声音:
“你等是什么人,三更半夜行刺王爷就想逃走吗?”
这是鳌拜的声音,韩风这一惊非同小可,这一路走来就有传言豪格来到了中原,鳌拜口中的王爷定然是豪格,那李自成来太原的目的就再明确不过。鳌拜命随行的人员点上火把,但从韩风这个角度看的十分昏暗,根本看不清人的面目。但鳌拜身边的青年定然是豪格。先前到的几人均是夜行衣打扮,其中一个领头的正欲答话,鳌拜根本不给他机会,策马来到身前提掌就打。那黑衣人本欲解释什么,岂料鳌拜铁爪已打到胸前,只能提掌应对。二人均不使兵刃,便都翻身下马。鳌拜的金刚鹰爪手咄咄逼人,招招透着杀机,黑衣人只能连连后退频频招架。十几招过后鳌拜已稳占上风。黑衣人的三个随从十分着急,其中一人喊道:
“爹,小心了,鳌拜的鹰爪手招式凌厉,你一味躲闪是防不住的......”
“少说话,静心观战!”
黑衣人似胸有成竹。
鳌拜心道,黑衣人虽武功不弱,但却似有羁绊,便想一鼓作气将其打败,右手使出一招“鹰喙脱食”突然收回,抓向黑衣人的手便爪为拳,握紧拳头直对黑衣人胸口捶去。他身子半倾斜,左手又抓向黑衣人后脑勺。这是致命招,二人近在咫尺,几乎贴面。黑衣人双手已发不出招,若躲避鳌拜打向胸口的拳,就须身子后退。若身子后退,则鳌拜左手的鹰爪势必要其命。千钧一发之际,只听黑衣人大叫一声“斗转星移”,人直直的从鳌拜面前跃起。鳌拜鹰爪虽然没抓实,但还是抓到了黑衣人衣带。那人翻身来到鳌拜身后又叫一声“袖里乾坤”,一掌打在鳌拜肩上。鳌拜触不及防险些跌倒。
韩风虽看不清黑衣人面目,但他的招式十分熟悉,不禁惊呆住,心道,怎么这么像?鳌拜并不服气,眼见就要取胜,只因自己操之过急轻敌大意,转身又打出几招,黑衣人却连连后退摆手道:
“鳌将军住手,我们不是敌人!”
豪格和鳌拜不明所以,韩风也听的大吃一惊,却听黑衣人说道:“肃亲王,在下之所以将你们带到这里来,实在是情不得已。”
众人又惊,黑衣人笑着继续道:“肃亲王来中原的事,朝廷和大半个江湖都知道,你在太原看似行踪隐秘,实则锦衣卫、义军、甚至武林中人都在监视,肃亲王会见李自成的事也早已为这些人掌握,只是你们之间谈了啥、达成了什么却不得而知,但是,李自成不可信!”
他说的众人目瞪口呆。韩风却不惊讶,据李自成的行止,这么做是必然。黑衣人继续道:
“肃亲王、鳌将军,在下和李自成也是交往匪浅,他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。前段时间高迎祥突然身亡,李自成取而代之成为义军的闯王,现在的义军看似强大实则一盘散沙,李自成急欲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力量发展壮大自己。他不只和你肃亲王谈判,朝廷这边他也有接触,甚至他们口里的汉奸也照样拉拢利用。如果在不久的将来您听到义军被招安,绝不要大惊小怪,都是李自成的战略手段罢了。”
“你是谁,为什么告诉本王这些?本王和李自成见面不错,但并未有实质性接触。”
豪格虽然性急暴躁但也会沉着冷静。
“我是谁?哈哈哈!”
肃亲王请看这个,黑衣人哈哈一笑,从怀里取出一个牛皮信囊交与鳌拜。鳌拜拆开一看大吃一惊,连忙递于豪格,豪格也看得脸色大变,“你到底是谁?这个虎符金印至少消失了三十年,我都没见过,怎会有......”
黑依然打断豪格的话,“肃亲王,我是谁不重要,老汗王的手书和印章可有假?请将此信交与大清皇帝,我相信大清皇帝会遵照老汗王的约定去做。”
豪格鳌拜二人沉默不语,黑衣人继续道:“老汗王故去后,我多方和继任大汗皇太极联系而不得,兴许是看不上我这个江湖粗人。悉闻肃亲王来到中原,不得已出此下策。但不论我是谁,我是自己人。”
韩风心道,又一个汉奸,但这人明显城府很深也很有谋略,而且武功极好,几乎与鳌拜平手,又藏的极深,比起欧阳一指等人更是可怕十倍可恨十倍。将来见了二弟,定要将李自成会晤豪格和今晚所见所闻告知,至于他告不告知李自成,也只能随他的意思。韩风虽对李自成印象不坏,但绝对谈不上好,总觉得此人太过工于心计,为达目的不择手段。却听那黑衣人继续说道:“我的身份老汗王信札里已说的明白,满汉两种文字都有。我会继续按照既定策略去做,今年重阳是中原武林大会,李自成欲借此机会夺取天师教总教主,并一举登顶武林盟主之位,一统江湖武林。比起大明朝廷,此人才是我大清的心腹大患。他虽然收服了不少武林门派,但想登顶武林盟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。”
豪格和鳌拜这才明白此人的目的志在武林盟主,两人呵呵一笑,鳌拜道:
“如此说来,武林盟主阁下是志在必得?如若需要我大清相助绝无问题!”
“肃亲王、鳌将军,也忒是小看了在下,老汗王信里说的明白,还请二位仔细看看,”豪格连忙借着微弱的光亮仔细看了一遍努尔哈赤的信函,更是吃惊不已,黑衣人继续说道:“还有,老汗王一直想要的人在我手上,时机成熟我自会献给大清。在下还要和李自成周旋,今日就此别过,我会派人和肃亲王联络。”
努尔哈赤想要的人在大清也是高层机密,作为皇太极嫡长子的豪格和第一心腹的鳌拜当然知道,他们苦苦寻找了许多年未果,难道真的在黑衣人手上?
韩风看那人要走,心中急道,此人武功招式和铁叔极像,或许有不知的渊源,可是武林中同出一脉武功相同的不知凡几,一个少林寺千百年传下来门徒何止百万?也许是自己多虑了,就算朱冬天武功低微杂乱不堪,也有某些招式也和铁叔雷同。此时若要上前质问势必引起一场干戈,且不说黑衣人武功不弱,单是鳌拜和豪格联手怕自己也对付不了,何况他们身边还有这么多高手?韩风不是鲁莽之人,心中暗暗记下黑衣人的言谈及身形。
虽然有努尔哈赤的信函证明,鳌拜还是对黑衣人有所提防,暗示图伦派人趁黑夜跟踪黑衣人,只要找到了努尔哈赤想要的人,那个什么承诺的事以后还很难说。
豪格等人离去后,韩风李欣倩翻山来到院内,却捡到一块玉佩,回到窑洞内点上火把,却看那玉佩正面刻着一个“龙”字,反面刻着“朱”字。韩风满怀疑惑,便把玉佩收在怀里,回想着黑衣人的一言一行。李欣倩看到他满脸疑问,关切道:
“大哥,你虽然不说话,我知道你一定发现了什么可疑的事情,能否说来听听咱们分析一下?是不是又在忧国忧民?”
韩风微微一笑,“妹子,满清现在上升势头很猛,咱们朝廷又腐败无能,一些人没有骨气变节投敌是自然的事,这种事不绝于史,也没啥大惊小怪的。但那个黑衣人的武功确实和铁叔太相似,我想着他们会不会有什么渊源,嘿嘿,兴许是咱多想了,天下门派林立,同出一门者不知凡几,再加上什么俗家弟子、再传弟子就更多了,武功相似或招式相近实不足为奇。”
“嗯,大哥说的是,我看那黑衣人武功不弱,鳌拜也没有必胜的把握。铁叔的事毕竟已经过去十年,总是顺其自然的好,大哥,我不想你天天想的太多、太累。”
李欣倩满眼关切,韩风紧紧握住他的手,爽朗一笑:
“妹子,咱答应你,顺其自然,等见了二弟让他帮忙打听一下黑衣人背景,有结果最好,没有也不遗憾。之后咱就带着妹子隐退江湖,去你说的那个世外桃源,有妹子在什么都不重要。咱韩风活了三十岁,自问对得起天下武林苍生,携手妹子归隐江湖也不算是急流勇退,哈哈!”
二人相拥而眠。
太原城这些时日人潮攒动,豪格和鳌拜虽是密行,但朝廷、江湖无人不知。丐帮弟子已将李自成投靠满清的消息传的有声有色,义军形象一落千丈。却又传来义军要被招安,助朝廷共同抗清的消息,更有消息称洪承畴大败义军,李自成不知所踪。一时间各种传闻满天飞,弄不清真假。太原城已聚集了不少武林中人。韩风有一种山雨欲来的感觉,顾不得休息直接拜会了陈泽明。
陈泽明也知道李自成会晤豪格的事,只是谈话内容不得而知。但他带给韩风一个更为惊讶的消息——李自成欲密谋刺杀豪格。韩风越来越觉得李自成深不可测,一方面和满清勾勾搭搭,一方面又刺杀满清当今皇帝的嫡长子,葫芦里卖的什么药?是了,是了,韩风突然想到一个可怕的场景,不无忧虑的说道:
“陈总舵主,咱和李自成有过一面之交,他意欲拉拢咱加入义军,您老也知道,咱对所谓的义军所为一向不甚赞同。李自成会晤豪格的事咱也听说了,但他的目标并不是投降满清,咱觉得更多的是相互利用。”
陈泽明点头表示认同,示意他说下去,韩风接着道:“他又唆使武林中人刺杀豪格,咱觉得他有意激化大明和满清的矛盾。皇太极的嫡长子死在大明的土地上,而且他是钦使,古语还有两兵交战不斩来使的说法。如果豪格在大明被杀,势必激起满清皇太极的疯狂报复,则北方尤其是山西河北一带的老百姓可要遭殃了。陈总舵主,李自成这一招十分阴险,此计得逞他便可以坐收渔翁之利,趁机夺取大明江山也并非没有可能。李自成要的是乱,乱对义军有利,稳则有利于朝廷。”
“韩大侠分析的不错,他要杀我们就要保。不只是我们,锦衣卫也递过话来,务必让豪格等人安全回到关外。朝廷也没做好和满清大战的准备,今年春夏朝廷要集中力量肃清匪患。可豪格他们毕竟是清狗,让我们明着保护他们,江湖义士绝对不答应,必须想个妥善的办法。”
“陈总舵主,能否放出风去,将李自成的阴谋公之于众。朝廷自有朝廷的考量,锦衣卫也不是什么好东西。我们即是武林中人,可以用武林的办法解决此事,我听说丐帮一直和义军不太友好,能否利用丐帮......”其实韩风还想说,六郎会不宜和朝廷有太多瓜葛,他虽对义军持保留态度,但对腐朽的明廷更是失望透顶。江湖帮会保家卫国是侠义行径,但和朝廷官府搭搭连连会被武林不齿,更不利于团结武林豪杰。
陈泽明摆手打断了韩风的话,“韩大侠,这一层老夫也想到了,按理说丐帮是散播舆论的最好选择,可今年年后丐帮和满清在密云遭遇一场战斗,四大长老一死三重伤,帮中弟子更是死伤百余人。满清当时为首的正是豪格和鳌拜。”
当初丐帮闻讯豪格欲来使大明,便组织了几百弟子欲在豪格进京前将其截杀。哪曾想满清准备充分,明里是豪格带领图伦等人的小股商队,暗地里鳌拜却带着几十个精锐保护,致使丐帮一败涂地,死伤惨重。丐帮帮主邵英健怒不可遏,发誓要报得此仇。韩风并不知道此事,心道,怪不得太原城满大街的丐帮弟子,看来是要报仇的。陈泽明继续道:
“朝廷已经正式照会豪格等人离开,但此人专横跋扈狂妄自大,根本不把朝廷的警告和中原武林放在眼里,并不打算离开,据说还要在中原腹地游走。”
韩风突然想起黑衣人的话,有什么努尔哈赤极为关注的一个人在黑衣人手里,且豪格看到努尔哈赤的书信极为惊讶,他们冒死留在中原恐怕和此事有关,便将昨晚的所见所闻告知陈泽明。陈泽明陷入了沉思,片刻后缓缓说道:
“韩大侠分析的有理,豪格等人多半是为此事!不过还有一件事想必韩大侠已经知晓,余志刚被掠到了盛京。”
这事韩风听李自成提起过,详情不得而知,陈泽明继续道:“余将军忠贞爱国仗义护主,却落了个满门抄斩的下场,唉!我听说,满清虽掠走余志刚却并未得到《元素方略》,相比韩大侠说的事,《元素方略》应该才是皇太极急欲得到的,我想豪格此次出使朝廷失败,仅仅掠回去一个余志刚并不能令皇太极满意,为了储君之位,他冒这个险留在中原也是不得不为。我们从大局着眼,绝不能让他死在中原。老夫有一条计策,但需韩大侠帮忙方可,只是......”
“陈总舵主不必客气,只要能为中原武林、为天下苍生做些事,纵是赴汤蹈火咱也绝无二话。”
陈泽明连连摆手,笑着说道:“韩大侠严重了,不至于的不至于的,豪格虽是军事将领,但此人专横跋扈,自视甚高目空一切,老夫的意思是以江湖的规矩,韩大侠向他发起挑战,挫败其锐气,约定豪格战败后立即回到关外,永远不准踏入中原半步。以韩大侠的武林地位,这种一对一的切磋其他人便不好插手。纵然是丐帮再想复仇,也不会趁此机会索取豪格性命,何况老夫还和邵英健帮主交情匪浅。只是这样你就有了偏袒满清之嫌,或许将来对你不利!”
“这有何惧?只要能拯救万千百姓,咱命都可以不要,何惧外人的闲言碎语?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赵小峰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45小说网45xsxs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